当前分类:吃喝玩乐

【吃货必读】孔夫子的饮食观:“两不厌”与“十不食”

“两不厌”与“十不食”

——孔夫子的饮食观

周文浦  

   这些年,“怎么吃、吃什么”,已经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孔子他老人家教学之余,表达了怎样一种自己对于“吃”的态度。

《论语·乡党篇第十》记载了夫子的饮食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略显矫情的原则,说白了,就是“吃,怎么讲究,都不为过!”——接下来,突然话锋一转,老夫子并没有说“吃什么、怎么吃”,而是反其道行之,细细说明了“十不食”,就是十种“不吃的”东西或者“不吃的”方式——好一个聪明的老夫子,深谙“法无禁止即可行”的高妙。

且看,第一,“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因为久藏而变质、腐败了,或者鱼肉腐烂了,我们是不吃的——多亏夫子没看过《舌尖》,不然,还不骂死那道“臭鲑鱼”呀!

第二,“色恶,不食。”——这未免有点太主观了吧,“看着不好”就不吃了?!万一桌上有一盆“乱炖”,那黄粘油腻的一锅,对于老周这种东北饕餮来说,就是觉得“隐约有种堕落的美”呀。所谓“臭恶”呢,就更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了,若是臭豆腐呢?也不吃么——反正孔子跟豆腐也没有缘分——有人考证豆腐之父刘安是反孔的,所以历代祭孔都不用豆腐。

第三,“失饪,不食。”——没有用正确的烹饪的方法来烹出的食物是不吃的——说得好,中国饭菜的烹饪方法烧、炸、烤、烩、熘、炖、焖、爆、煸、熏、卤、煎、氽、贴、蒸、煮不下几十种,各得其妙,上大学时,一位古典诗词老学究就坚决反对“火锅”——数十上百种原料,各有禀赋,怎么可能都用同一种方法做熟呢?

第四,“不时,不食。”——不当食物成熟的时候,不吃。这就对了,万物生长,各有其时,所谓的“反季节”食物,必定带有浓重的人为因素和精密的市场考量,这些大多和营养已经没有关系了。

第五,“割不正,不食。”——切割不是正确的部位或者宰杀的方法不对,不吃!——太对了,食物改刀时,肌理方向不对,切出来的都不好吃——老周经常听到餐饮业内人士的好心劝告,“在外面吃饭,少吃馅——都不是好肉”。

第六,“不得其酱,不食。”——好个懂科学的夫子,居然说到了“酱”,看来古代人很注重通过食物发酵产生的消化酶来增加我们消化的功能,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对于擅长“拥有”伟大发明的韩国人的“大酱汤”过于宽容了?而对于保留了米酱、面酱的日本人又过于忽略了?

第七,“沽酒市脯,不食。”——外面买来的酒,外面买来的肉脯,也不吃!这句话既可以看成儒家“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观点,也可以看出夫子的“乾坤万里眼”——食品安全很让人担忧啊。

第八,“不撤姜食。”——每餐必须有姜,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而自古以来中医也有“生姜治百病”的说法。中医讲究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但姜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比如阴虚体质的人是不能吃姜的。

第九,“不多食。”——就是不能多吃,注意节制,民谚有云:八分饱。这句话也为那些热爱减肥的女孩子,找到了高冷的理论依据。

第十,“祭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如果这个祭祀的肉呢,是为公家来祭祀的。这个肉不能隔一夜,隔一夜就不吃了。如果是私人的祭祀呢,可以隔三天,出了三天也就不吃了——当年夫子这句话,肯定是为了凸显祭祀的重要性和庄重感,不过今天这句话完全可以拷贝过来反腐败——公款吃喝,要是点了吃不完的饭菜,重罚!

另外,夫子还补充了几点——

“肉虽多,不可胜食气”,就是说你吃的肉食再多,也不能让肉的气盖过你主食的气。看来我们不论是在庙堂上推崇的社稷五谷,还是民间江湖上的吃喝规矩,都证明我们是个彻头彻尾的“粒食”民族,这在体质上,自然比不过那些蛮夷戎狄的“肉食”民族——这也许能为我们很多体育比赛成绩不好开脱一下。

“唯酒无量,不及乱。”——我们的山东夫子这句话,肯定不是在吹牛说:夫子我喝酒,没量!他老人家恰恰是在劝导我们说:喝酒,并没有规定每个人必须喝多少量,标准是,你喝完酒以后呢,不能够乱心、乱性。

“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让说话,这个不用多解释,住过集体宿舍的都知道,吃饭吧唧嘴、睡觉说梦话,多么能够让人理解西哲萨特那句 “他人即是地狱”的名言。

最后还有,“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疏食菜羹瓜祭”,有人说“瓜祭”是一种仪式,指“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也有人认为是“必祭”的笔误,是指虽然糙米饭小菜汤,也一定得先祭一祭,而且祭的时候还一定恭恭敬敬,好像斋戒了的一样。

总之,好一个细致讲究的孔夫子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