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重儒家
· 国学是什么?
国学解读有多种,括而言之,国学:
与外来文化相比,属于本土文化领域;
与现代文化相比,倾向传统文化领域;
与自然科学相比,侧重社会科学领域。
第一句是国学概念的缘起,是空间的划分;第二句是时间的区别,时空交织成一个坐标。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以中国历史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 国学回归是规律!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如此,社会亦然。六十年一甲子,总要阴阳平衡,钟摆式运动,波浪式发展,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起,大体梳理中国百年发展历程:
1919年——1949年,夺取政权的三十年;
1949年——1979年,巩固政权的三十年;
1979年——2009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2009年——2039年,文化繁荣的三十年。
稳定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这是建国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
《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正是古圣先贤总结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由国强而民富、由民富而文昌。
由此对照和展望中国社会:
建国30年——学习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30年——借鉴欧美模式;
今后社会发展30年——回归中国模式!
· 国学回归为何首重儒家?
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每当社会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国学,一定会回来,这一现象几经反复,已经固化为规律。
儒家文化在先秦时期不过是诸子之一而已,孔孟终其一生,栖栖遑遑,理想也没有得到实现。一直到了汉代,董仲舒借助汉初叔孙通提出的“夫儒者,乃守成之学”,向汉武大帝提出儒家应该“度越诸子,定于一尊”的建议,得到汉武大帝认同,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之后儒家文化就成为统治中国社会两千年之久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上,用儒家思想治国,就长治久安,不用儒家就“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秦与汉比较,秦用法家,统治不过几十年;汉用儒家,统治将近四百年。
元和清比较,都属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元朝的马队横扫欧亚大陆,对儒家起初并不认同,虽然后来认识到重要性,但是为时已晚,这使元代统治维持不到百年;满清入关就汲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虽然军事上也很强盛,但是文化上主动采用了儒家思想,统治维持了268年。
· 儒家与经史子集
中国丰富的学术遗产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在专业层面,只有儒家文化才有资格成为“经”。儒家文献一旦成为经典,中国文化中的其他几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儒家文化次第展开。
史学是用儒家的观点写历史、评价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大史学家包括左丘明、司马迁、司马光等等,都是大儒。儒家是用道理说话,而史学是用事实证明,就像议论文一样,一个是论点,一个是论据;一个是以理言之,一个是以事实言之,文史之间、经史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诸子是对儒家文化的补充平衡、甚至是反动。儒家强调积极进取,道家就强调清静无为,道家以表面出世的张力,消解了儒家入世的纠结,达到了无为而治的目的。再看儒家和法家的关系:儒家强调礼治,而法家侧重法治,礼与法都是节制人的行为的。礼偏重的是“诚于中、形于外”,法强调制度,是对行为的约束,“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侧重于自律,法侧重于他律,儒、法实质上是对人的行为靠文明自觉与靠制度约束的相互补充。若论儒家和墨家之间关系:儒家强调“仁爱”,墨家强调“兼爱”,墨家强调爱没有等级之分。但是还原到真实世界中,爱能没有等级之分吗?儒家强调“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杀,杀价,就是降等,我们的至亲、远亲、社会朋友,针对不同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礼,这才是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
因为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补充,所以形成百家争鸣、文化多元的态势。儒家能够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相互共存、相互尊重,因而在中国文化中才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儒家强调的忠恕、仁义、道德、礼乐、中庸等思想,不仅适合传统社会,对今天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仍然会起到非常好的补救作用。而学习、志气、诚信、孝悌、知行这些理念,又是超越政治、超越时代的人生永恒不变的主题。
· 儒家文化的形象解读
儒家和集部的文学关系更为密切,文学要为政治服务,传统的政治,儒家是官方文化,所以传统的文学经常围绕着儒家思想去写生活,是以形传神,“文以载道”。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去看文学:《三国演义》中,刘备就代表仁,关羽就代表义,诸葛亮就代表智,张飞就代表勇,黄忠、赵云都是忠;而《水浒传》的主题那就是“忠义”二字,宋江是个忠臣,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是义士,影响到现代武侠文化,就是变化着不同的道具,演绎着舍生取义的相同主题。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式的全景图像,向我们展示儒家文化的一个论点,就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它演绎的恰恰是家运的衰落,是身不修不可齐其家的经典案例。因为在家父不父、子不子,出门也就君不君、臣不臣,《红楼梦》所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背影。
《西游记》表面上看是神魔小说,实际上就是明代阳明心学的形象化反映。阳明心学上承孔孟,特别是孟子“收其放心”的思想,《西游记》就是对这种思想的形象表达。孙悟空在花果山,没有管束,就是纵放心猿;压到五行山下、戴上紧箍咒,就是收其放心。
《西游记》这部长篇小说,大闹天宫是“闹心”,五行山下定心猿是“定心”,走向西天取经的路是“修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游记》正是从“闹心”到“定心”再到“修心”的一个心路历程。孙悟空是“心”,白龙马是“意”,加在一起叫“心猿意马”;八戒代表“性”,沙和尚意味着“情”,合在一起是“戒性和情”。它强调人不管干什么样的事业,都像西天取经一样,一定要驾驭住心猿意马,而且还要戒性和情。这就是文学作品对儒家经典的形象解读。
· 科普国学,文化健康
我们在做国学传播时,为自己和同行,提出了“科普国学,文化健康”十条准则:
第一,传播优秀文化,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第二,不搞封建迷信,防止历史糟粕沉渣泛起;
第三,不带宗教情结,杜绝神学侵蚀理性思维;
第四,不要盲目排外,尊重多元文化和谐并存;
第五,不可厚古薄今,强调古为今用开拓创新;
第六,不要望文生义,提倡学有本源言不妄发;
第七,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学术不带学究气;
第八,坚守学术良心,服务社会不染江湖气;
第九,无官守有言责,学术无禁区,传播要自律;
第十,做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
(子曰师说 金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