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
如果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你只不过徒有满腹经纶而无所用。
如果你一味老实耿直,不懂应变之道,那么你也只能处处碰壁,逃脱不了平庸的魔掌。
如果你素来争强好胜,百折不弯,不懂屈伸进退,那么你也只能吃亏在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你总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饰,不知用晦于明、藏巧于拙,那么你也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我们应该学儒家做人,学道家做事,学佛家修心。
儒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同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
释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中心思想。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有了这种心境,人就会变得豁达而坚强。
佛家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道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
做人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把握做人的尺度,守住善良的呵护。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可以清高,但要有宽容之心,否则就是孤傲;
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断之举,否则就是软弱;
可以强势,但要有所敬畏,否则就是暴戾;
可以有财,但要懂得节俭,否则就会奢侈;
可以有识,但要懂得谦虚,否则就是骄傲;
凡事有度,话不可以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做绝,人生留有余地。
做事
能者把小事做大,庸者把大事做小。
做事靠本领。靠什么本领?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技能。本领者,技能也。
要做成一件事,空有大志不行,只有规划也不行,必须还要有完成规划大志的本领,即技能才行。
我们凡事要顺从规律,时代潮流,学会顺势、借势和造势。该退让则退让,但是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谋略和智慧。于事,要三思而行,勿乱,于情,要痛后而放,顺其自然,莫恨,于欲,要持中有弃,勿执,于求,要尘中不染,勿贪,凡事当不强求。
修心
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看开处处充满生机,看透天天都是春季,让人三分又何难,留有余地心地宽。生活就是美好的,用平常的心态看得失。
人生就是轻松的,岁月蹉跎,苦倦无果,不言心累,不诉烦恼,不为风光,不为炫耀,只为心底那份执着,只为找回自己,其实,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心中有份惦念,是一种充实,心中有份坚持,是一种富足。
做人要效仿儒家一板一眼,马虎不得;
做事要效仿道家灵活机动,随缘方便;
思想要效仿佛家量同太虚,智周万物。